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安徽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28513|回复: 0

民间故事:石匠进山采石,夜里石像生托梦说,遇到花衣老翁要闭眼

[复制链接]

3

主题

0

回帖

19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19
发表于 2022-3-25 16:22:1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网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本站只提供信息平台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,谢谢!
民国初年,陕西省山阳县的村民刘大明进山采石时遇到一桩怪事。他把此事说给村里的端公听,端公闻言沉默半响,说道:“你就按石像生说的办,它应该不会害你。”
  那么,刘大明到底遇到什么事情呢?
  说起村民刘大明的身世挺可怜,恰逢乱世时局动荡,在他刚出生三个月的时候, 他的父亲连同村里的青壮年都被捉去当壮丁。

  刘大明的母亲身体本来就不好,丈夫被抓后受到惊吓,在床榻上不吃不喝熬了半个月就过世了。彼时,家中长辈只剩下一个眼瞎的老翁,正是刘大青的爷爷刘老汉。
1、旧事重提只留下满腹疑问,刘老汉的秘密无从知晓

  刘老汉年轻的时候是个石匠,擅长石雕、刻碑。在十里八乡非常有名,上门找他干活的人络绎不绝。
  彼时还是清末,几个穿马褂的人找到刘老汉,花重金请他去修缮石像生。刘老汉闻言大吃一惊,这石像生可不是谁家都能立的。
  所谓石像生,就是古代皇帝和王公大臣的陵前才能安设的石人、石兽统称石像生,又称“翁仲”。
  刘老汉跟着这几个人坐马车离开,这一走就是大半年,在一个雨夜刘老汉悄然回到家里。
  第二日,村里就传出刘老汉的眼睛瞎了,可是他对自己为什么会瞎绝口不提。从此,他再也不碰石匠的活计,就连他的儿子也不让当石匠。
  刘老汉年近古稀, 生死已经看淡,唯一让他放心不下的就是孙子刘大明。
  刘老汉的儿子,每半年寄一次钱回家,勉强维持爷俩温饱。还有村民的接济,刘大明吃着百家饭长大。
  在刘大明十岁那年,逃回来的老乡说刘老汉的儿子战死了。世上最痛苦的事情,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,父子十年未见,已是阴阳两隔。
  刘老汉毕竟年纪大了,丧子之痛引发旧疾病故了,临终前只说了一句话:“后代子孙不许当石匠。”
  村民心善,众人出力帮刘大汉料理后事,就这样刘大明成了孤家寡人。
2、少年为爱走出山村,历经艰辛衣锦还乡,事与愿违再次离开

  刘大明是个知恩图报的孩子,晓得这些年都是受到村民的照顾,他们爷俩才没有饿死。
  于是,村里谁家要帮忙,他都当成自家的事情,从来不会拒绝。
  转下,刘大明长成小伙,到了要娶亲的年纪。可是,善良归山里,村里待字闺中的姑娘家都不愿意嫁给刘大明,都嫌弃他太穷了。
  尽管如此,村西樵夫赵二牛的闺女赵小花不顾家人反对非要嫁给刘大明为妻。二人早已芳心暗许,只是一直碍于赵二牛的阻拦。
  赵二牛膝下只有这一个女儿,对她百般宠爱,眼看女儿为了刘大明拒绝相亲,如今二十岁还没有嫁出去,心里着急啊。
  他找到刘大明,两人一番促膝相谈,“为人父母,谁都不希望子女受苦。只要你赚到30块大洋,我就把小花许配给你,否则你就死了这条心。”
  这一番话像锥子扎在刘大明心中,他骤然发现自己毫无所长,整日浑浑噩噩。
  于是,他对赵二牛说:“伯父,你给我两年的时间,我承诺会赚到三十块大洋,再向您提亲。如果失约,以后我绝对不会纠缠她。”
  其实,赵二牛也欣赏刘大明的人品,只是人品和生活,他更想让女儿今后的日子不受苦。如果,刘大明真能赚到三十块大洋,说明他有自给自足的能力,女儿嫁给她也就放心了。

  赵二牛离开后,刘大明在家里苦思冥想怎么赚钱。此时,骤然想起爷爷有一个徒弟叫马山,在县城开了一间石材铺子。
  虽然爷爷不许后人当石匠,更是不许家里人和石匠有来往。但是,徒弟马山很有孝心,他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,逢年过节都会带些肉来看望刘老汉。
  刘老汉赶过他几次,见他下次还会来也就只好默许了。
  刘大明在世的亲人都已经去世,能够帮他的人只有马山了,想起爷爷临终时候的话,他心里还是有些彷徨。
  可是,想到心爱的姑娘要嫁给别人,刘大明心里绞痛。他在心里嘀咕:只要我赚到三十块大洋,我就不当石匠了,这样爷爷就不会怪我了。
  想通了以后,刘大明收拾包袱,去县城投奔马山。
  转下,马山见刘大明前来投奔很是高兴。他早就想让刘大明当自己的徒弟,俗话说龙生龙,凤生凤,老鼠的儿子会打洞。
  有些手艺需要天赋,像刘大明就是马山见过最好的石匠苗子,只是碍于师父的遗言,他不好强求。
  现在刘大明主动前来学艺,马山恨不得当下就把手艺传给他。只是他晓得手艺需要循序渐进,一口气吃不成大胖子。
  接下来的日子里,刘大明先在铺子里端茶倒水打扫当杂役,这叫磨棱角,历练人情世故。
  刘大明吃百家饭长大,最会看人脸色,这份伺候人的活计他得心应手。
  一个月后,马山见火候差不多,就让刘大明去采石场打石头,这叫练臂力,干石匠很辛苦,没有一个健硕的身体是吃不消的。
  刘大明吃苦耐劳,让做什么就做什么,就这样在采石场干活半年后,马山正式收刘大明为徒,传他石匠的手艺。
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,刘大明本就聪慧,马山讲解的要领听一遍就会。尽管如此,他依旧 在休息的时候在工棚练习手艺。
  功夫不负有心人,半年后无论是雕刻、采石、刻碑。刘大明样样精通,甚至有超越师傅马山的迹象。
  眼看就快到了与赵二牛约定的时间,可是学徒这行有规矩,只有干满三年才能出师,出师之后才可以有工钱。
  如今,满打满算刘大明拜师只有一年零四个月,这样下去可不行,完不成赚到三十块大洋的约定,他就没法娶赵小花为妻。
  这件事就像一块巨石压在刘大明心口,让他有些沮丧。马山发现了刘大明的不对劲,就找他问话,刘大明只好和盘托出。
  马山闻言愕然不已,“你只是为了娶赵小花才来学习的?”
  “师父,我也是被逼无奈,只能用这个办法去挣钱。”
  马山听到刘大明说赚到三十块大洋就不当石匠了,心里不是滋味。是对徒弟的惋惜,也是对自己师父刘老汉当年为什么要下这个遗嘱感到疑惑。
  他很惋惜这门石匠手艺会在刘大明手里失传。
  原来,刘老汉自传了一种技艺叫“点睛法”,它能雕刻出活灵活现的眼睛,要知道石雕的技艺最难的不是流线形体,而是石像的眼睛,它的好坏关系作品的灵动。

  如何让石像栩栩如生?那就需要眼睛的精气神,高超的匠人可以用雕刻来体现。
  如今,世上会这种“点睛法”的石匠只有两个人,那就是马山和刘大明。
  “既然如此,你明日就开始接活吧。”,这些日子相处下来,马大山拿刘大明当儿子看,做父亲的怎么会阻止儿子追求幸福呢?
  于是,刘大明在马山的默许下,开始从刻碑的活计开始干,熟能生巧以后,开始雕刻石像。
  久而久之,刘大明的手艺得到雇主的认可,找他上门干活的人也多了起来,名头盖过了师父马山。
  三十块大洋很快就赚到了,他拿着这笔钱回到村子里向赵二牛提亲。
  赵二牛听说刘大明在县城当石匠很有名气,此时又担心他有钱了容易变心,为了给女儿留一条后路,赵二牛临时反悔说要增加一个条件。
  他说:“你要在村里给我女儿盖一座三间屋子的瓦房,我才会同意把女儿许配给你。”
  刘大明算了一下,盖三间瓦房需要一百二十块大洋,他只得回去县城找马山重新当石匠了。
  这次,赵二牛只给刘大明一年的时间,如果赚不到就会把赵小花嫁给县城王员外的儿子。
  听说王员外的儿子长得丑陋,但是家里很有钱,赵小花嫁过去不愁吃穿一辈子享福。
  彼时,民国初年,很多百姓都吃不饱饭,哪有余钱刻碑,雕石像?
  铺子的生意也是稀稀拉拉,众人勉强维持温饱。
  转下,大半年过去,刘大明只有二十多块大洋,这还是他省吃俭用攒下来的。
  “不行,这样下去不是办法,我要另谋出路。”
3、进山采石终见石像生,夜里托梦说见花衣老翁请闭眼

  此时,县城要修一条盘山公路,需要大量的片石当路基。故此,采石场对外招工。
  刘大明前去报名,由于他之前是石匠,很快就被录用。
  采石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,稍微不留神就会被掉落的碎石砸到,锤击落下之时,又会被飞溅的石头砸伤。
  好在刘大明之前在采石场历练过,故此轻而易举能够胜任这份工作,采石场的老板听闻过刘大明的名气,就让他做了“锤头”。
  所谓锤头,就是将山上炸下来的巨石用铁锤和铆钉切割成条形的工匠。
  彼时,没有机器“切割”。工人用墨线将巨石分成若干等分。
  然后,工匠在墨线上,依次打下若干枚铆钉。随着一次次的敲击,将巨石砸裂,这样就成了条形,变成路基的材料。

  刘大明干活麻利受到老板的器重,提拔他当了管事。于是,刘大明去了另外一座老板刚买下来的石场干活。
  石场距离县城需要一个小时的车程,四处杂草丛生荒无人烟,在西南处有一堆很大的封土,地上散落着很多石像生。
  听看守石场的老人说,这里以前是前朝某个达官贵人的坟,后来民国了,家人都跑了也就荒废了。
  很快采石场的工人陆续进场,在刘大明的安排下,众人有条不紊的工作起来。
  当上管事的刘大明闲来没什么事就来这片无主的陵园里闲逛。
  越往里走,越感动奇怪,刘大明发现这些石像生都进行过二次修缮,修缮的痕迹不超过三十年,只是不知什么原因,这些石像生的眼睛都没“开眼”。
  所谓“开眼”,就是指工匠雕刻石像身体后雕刻眼睛,这些石像生的眼睛都被人刻意用利器铲平,眼眶显得空洞很诡异。
  刘大明摸着石像生身上雕刻的痕迹,觉得有些眼熟。“为何这雕刻的工艺和师父的手法那么像?”
  带着疑问他回到县城找到马山,问他为何要抹去石像生的眼睛。
马山矢口否认去过此地修缮石像生,他突然想起一件事,“石像生不是我去修缮的,而是三十多年前,你的爷爷前去修缮的。”
  于是,马山就把刘老汉去修缮石像生回来却变成瞎子的事情说了出来。
  回到家里的刘大明辗转反侧睡不着,他心里想着:“既然是爷爷没有完成的事情,那么我来替他完成好了。”
  第二日,刘大明背着工具去了采石场。空闲之余,他就独自一个人去陵园,将石像生再次修缮,又使用刘家的独门“点睛法”,给这些石像生开眼。
  经过他两个月的时间修复,这些石像生变得栩栩如生起来。
  这日是刘大明爷爷的忌日,他告假回到村里去爷爷坟前挂纸添新土。
  回到故居,看到此处已是蜘蛛丝儿结满房梁,显得破败不堪。
  他独自一个人在院中喝酒,想起小时候在院中和爷爷相处的日子,刘大明潸然泪下,此刻他只觉得孤苦无依。
  人在伤心的时候容易喝醉,眼看酒瓶见底,刘大明打了一个饱嗝,醉眼朦胧的躺在床榻上鼾声如雷。
  不知过了多久,刘大明竟然梦见自己站在陵园里,两旁站着石像生。就在此时,一个文官模样的石像生开口说道:“刘大明,本官有话对你讲。”

  刘大明闻言哆嗦一下,“大人,您请说!”
  “你有恩于我们,故此我前来告知,明日遇见穿花衣的老翁要闭眼,千万记住,不要重蹈覆辙。”
  话音刚落,传来雷声将刘大明从梦里惊醒,他睁开眼发现屋外下起倾盆大雨。
  他想起梦里石像生说的话,再也没有睡意,就这样坐在床榻上等到天亮。
  吃过早饭,刘大明去村里找端公。端公姓张,年近八十多岁,村民都叫他张先生。
  村里的红白事都要找张先生问一下,刘大明找到张先生后直言来意,将昨日的梦境告诉他听,端口揪着稀疏的胡子,沉吟半响说道:“你就按石像生说的办,它应该不会害你。”
  刘大明问为什么?张先生大有深意的看向他,长叹一口气,说道:“你如今已经长大,有些事情告诉你也无妨。说起来,你爷爷还有一段旧事不被外人所知。”
  原来,当年刘老汉修缮的石像生,正是如今采石场旁边的陵园里的石像生。
  陵园的主人姓谢,祖上是明朝的一品大官。后人也是很厉害,到了清末,家赀万贯富甲一方,家主谢员外想着陵园里的石像生风化严重失去往日神采,就请当地有名的石匠刘老汉去修缮。
  只是,谢员外不知道石像生的风化并非天时,也非人祸,而是黄皮子造成的。
  附近的山上有个黄皮子窝,本来与村民井水不犯河水。可是,这几十年来,村民挖山采石让黄皮子没有家园,迫于无奈它们躲进了陵园里。
  这些石像生的存在,就是为了保护陵园的主人不被打扰。为此,黄皮子想办法将石像生风化,让它们失去往日的神采,就无法阻止黄皮子进入陵园。
  可是,刘老汉的手艺精湛,他轻而易举就把石像生修复如此,更厉害的是他的点睛法,可以让石像生精准找到黄皮子的藏匿之处,将它们赶出去。
  于是,黄皮子想将刘老汉的眼睛弄瞎,让他没办法雕刻石像。石像生事先察觉,入梦提前告知刘老汉,可是刘老汉当成耳旁风,结果被黄皮子算计变成瞎子。
  “你的梦境和你爷爷的一模一样。”,张先生说道。
  刘老汉回到村子后,将自己经历的事情告诉了张先生,故此张先生才会让刘大明按石像生说道去做。
4、遇见花衣老翁,解开尘封三十年真相大白,背后原因令人深思

  离开了张先生家,刘大明回到采石场,由于昨夜下过雨,今日工地上放假。
  他在采石场转了一圈后,拿起工具包径直去陵园继续修缮石像生。
  刚进陵园,就看见不远处有个黑影缓缓走来。刘大明定睛一看,吓得他赶紧闭上眼。
  原来,远处走来的正是一个穿花衣的老人家,何谓花衣?其实就是民间说的寿衣,试想谁会没事把这东西穿身上?
  老人家面色煞白,骨瘦如柴,但是健步如飞,不一会儿就离刘大明只有五十步。

  此时,刘大明可以清楚的闻到一股腥臭味,只听老人家喊道:“小伙子,你看我像谁?”
  刘大明心想:我才不管你像谁,只要你是一个好人,不害我就行。
  于是,他脱口而出说道:“老人家,我看你像一个心地善良的好人。”
  老人家闻言喜笑颜开,原本煞白的脸色竟然变得红润起来,就连身上散发的腥臭味就消失不见了。
  老人家摇身一变,变成了一个玉树临风的小伙子,只见他柔声说道:“小兄弟,你可以睁开眼睛了。”
  刘大明闻言半眯着眼睛,发现眼前站着一个穿马褂的少年,刚才穿花衣的老人家不见踪影。
  少年微微一笑,说道:“你别找了,那个老人家就是我。”
  刘大明吓得跌坐在地上,口中连连说道:“完了,完了,我睁开眼睛了,要变成瞎子了。”
  少年愕然不已,他叹息一声,将刘大明搀扶起来。
“你真的别害怕,我不会伤害你的。”
  少年告诉刘大明一件事,说黄皮子不是想要害他而是来讨封的。
  那些修为百年的黄皮子,都要去世上走一遭,向看见自己的第一个人讨封,如果这个人说你像人,那么黄皮子就可以增加修为。
  反之,那个人说出不好的话,黄皮子不仅损失修为还会给此人带来厄运。
  当年,刘老汉年轻气盛,大半夜遇到一个穿花衣的老翁被吓了一跳,于是恶言相向说:“你大半夜出来吓人,你长得很丑陋。”
  就这样,黄皮子讨封失败,这才导致它恼羞成怒害得刘老汉眼睛受伤变成瞎子。
  刘老汉受伤后,觉得是修缮石像生得罪了黄皮子,害怕它报复,就雇人把石像生的眼睛毁掉。
  其实,刘老汉和石像生都错了。
  黄皮子只是想在陵园借住,根本就没打算占据此地,它们的家园在山林里,可是,因为石像生和刘老汉的误会,这才造成今天的局面。
  刘大明听完少年的话唏嘘不已,少年为当年伤害刘老汉一事道歉。
  斯人已矣,真相大白,竟是一场误会。
  刘大明心中做出决定,他说道:“我知道有一处风景秀丽的地方,你可以把家安在那里。”

  这几年,刘大明走遍附近的山林晓得一座人烟稀少的荒山,但甚在风景秀丽,适合黄皮子居住。
  黄皮子知道地方后,对刘大明感恩戴德。临走时,送给他一箱珍宝,里面任何一件东西都价值千金。
  就这样,刘大明典当了一个物件,拿到钱以后回村盖了三间瓦房,然后去赵二牛家提亲。
  赵二牛欣然答应,然后他们挑选一个黄道吉日拜堂成亲。
  一年后,刘大明双喜临门,首先是赵小花生下一个粉嫩玉琢的儿子,另外一件喜事就是乔迁之喜,他举家搬到县城最豪华的府邸居住。
  不久之前,陵园的主人谢员外回来了,他得知是刘大明保护了陵园,为了感谢刘大明的义举,就在县城买了一间最贵的府邸送给他。
  从此,刘大明一家三口,顺遂平安。
  (故事完)
  小树说:故事的时间跨度很大,历经祖孙三代,一个误会困扰众人三十年。
  小事想多了变成大事,有些细节想多了变成惨剧。说来说去都是误会造成的,所以说人重累人,心重累心。
  刘老汉遇到讨封的黄皮子讨封,却把它狠狠骂走,这才伤了眼睛,事后错误的以为都是黄皮子的错,将石像生破坏,为此让这个误会继续延续下去,真是唏嘘不已。
  所幸,刘大明心地善良,相由心生,对每个人都抱有善意,这才让黄皮子讨封成功,解开三十年的误会,并且得到了富贵。
  有人说刘大明就是因为运气好!其实并不能这样想,这都是他用善良换来的。
  世人总说碌碌无为,不是没有成功的机会,也不是因为比别人能力差,只是没有把握住机会,没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,做好事很简单,可是坚持做好事很难。
  在得与失的面前,我们往往表现的太急功近利,而事实又是另外一番样子。故此,遇事不要忙着下结论,应当多听多看多思考,这样才能做出明智的决定,从而避免误会的产生。

免责声明: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站长,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,谢谢合作!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x
免责声明
1. 本论坛所提供的信息均来自网络,本网站只提供平台服务,所有账号发表的言论与本网站无关。
2. 其他单位或个人在使用、转载或引用本文时,必须事先获得该帖子作者和本人的同意。
3. 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,但并不代表本人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4. 如有侵权,请立即联系,本网站将及时删除相关内容。
懒得打字嘛,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【右侧内容,后台自定义】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