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安徽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72860|回复: 0

三位国军元老,建国后的地位堪比元帅,一人当选副主席

[复制链接]

1

主题

0

回帖

3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3
发表于 2022-3-5 10:11:2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网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本站只提供信息平台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,谢谢!
作者:相忘于江湖
55年授衔,有几位原国军的元老级人物,也有评元帅的资格。
建国前夕起义投诚的蒋军将领,有几位被授予开国上将,如绥远的董其武、湖南的陈明仁、新疆的陶峙岳。但是也有一些国军元老没有评衔,如傅作义、程潜、李济深、张治中、龙云等人。
在这五人中,有三位曾经长期和我军友好:第一个是颇受中山先生器重、民国时期的一级上将程潜,第二个是比“桂系三巨头”李宗仁、白崇禧、黄绍竑资格更老、北伐时期的军长李济深,第三个是淞沪抗战指挥官、唯一没有和我军打过仗的张治中。
程潜
一、程潜:神童、学霸和海龟,本是中山先生选定的黄埔军校校长,却被蒋氏取而代之

程潜是三人中年龄最大的一位,也是资格最老的一位。
1882年3月,程潜出生于湖南醴陵,比中山先生学生小16岁,但是比老资格的军阀冯玉祥还大8个月,比山西土皇帝阎锡山大1岁,甚至比后来顶替自己出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氏还大5岁。
和十大元帅相比,程潜比朱老总年长4岁,比刘帅年长10岁,比贺老总年长14岁。
翻开程潜的个人履历,既是神童又是学霸,还是留日海龟和同盟会元老:
9岁进入私塾,16岁童试成为秀才;18岁进入长沙岳麓书院;
21岁,弃笔从戎,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湖南武备学堂;
22岁,被保送留学日本,结识了黄兴、宋教仁、李烈钧等革命党人;
23岁,由中山先生亲自面谈,加入刚刚成立的同盟会;
25岁,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6期炮科;
1911年,协助黄兴发动武昌起义,后出任湖南军事厅长、护国湘军总司令、陆军次长。
1924年4月,中山先生原本是让程潜任黄埔军校校长,蒋氏担任副校长。但蒋氏很有心机,一面消极抵制,一面找元老说情,最终成功上位,抓住了黄埔军校这个享用一生的“金饭碗”。
1926年1月,北伐军成立,李济深任4军军长,程潜任6军军长。
长沙起义时的程潜、陈明仁
二、长沙起义名垂千古,建国后官居要职

1927年,程潜被桂系李宗仁扣押,导致第6军群龙无首而分化。
程潜寓居上海过起了隐居生活,这一呆就是8年,也因此失去了大好仕途和军事生涯上升期。随后爆发了蒋桂大战、中原大战,成为看客的程潜因为和桂系的矛盾反而在日后得到蒋氏瞩目。
1935年12月,离开军界的程潜出山担任参谋总长,第二年被授予陆军二级上将。卢沟桥事变以后,程潜曾任第一战区司令官,1939年晋升一级上将。但是第二年,程潜就被闲置起来。
作为一级上将,之前的阎锡山、冯玉祥、张学良、李济深、何应钦、李宗仁、朱培德、唐生智、陈济棠都是一方诸侯,陈绍宽是海军一级上将,刘湘和曹锟死后被追授一级上将。
抗战胜利后,程潜出任武汉行营主任,实际上是华中的军事首脑。
但是,缺少嫡系部队支持的程潜并不受重视。雪上加霜的是,1948年3月副总统选举,程潜弃权支持李宗仁导致孙科落选。蒋氏一怒之下取消武汉行营改由白崇禧任华中剿总,而把程潜调任湖南绥靖公署主任,实际上从统辖华中降职管辖一个湖南省。
1949年8月,67岁的程潜深明大义,与陈明仁在长沙通电起义。
建国以后,程潜任湖南军政委员会主席。1954年9月,出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。
李济深
三、给红军长征让道的昔日军阀李济深,当选国家副主席

李济深,1885年11月出生于广西梧州。
1909年,24岁的李济深进入保定军咨府军官学校,毕业后留校当了5年教官。从1920年开始,李济深南下广州,在中山先生的广东军政府任粤军一师副官长、参谋长、代师长、师长。
1924年4月,李济深出任筹办黄埔军校的委员之一,仅次于程潜和蒋氏。
1926年6月,组建了6个军,蒋氏的第1军由自己兼任军长,第2军军长是老资格的谭延闿,第3军军长朱培德,第4军军长李济深,第5军军长李福林,第6军军长程潜。
“四一二”事变以后,李济深在广州,屠杀革命人士超过2000人。
但是随着与蒋氏逐渐走向决裂,李济深还曾经3次被“永远开除”和全国通缉。在红军时期,李济深有过两次和红军的接触:一次是福建事变合作未成,一次是红军长征向桂系军阀借道。

全面抗战爆发后,李济深被授予陆军一级上将军衔,任军事参议院院长。
抗战后期,李济深回到家乡广西苍梧组织敌后抗日武装。抗战胜利以后,李济深因为不满独裁成立了民主促进会,第三次被“永远开除”。解放前夕,李济深当选国家副主席。
当时一些代表对李济深和朱老总、宋庆龄等人并列不满,总理还专门做了解释:如果当初听从了李济深先生的意见和19路军联合,苏区根据地就不会失陷,红军也就完全可以不用战略大转移。
张治中
四、从未和我军打过仗的国军上将

张治中是三人中年龄最小的,1890年10月出生于安徽巢县。
从家庭出身来看,张治中没有程潜和李济深条件优越,作为普通的农家子弟,张治中在6岁时得以进入私塾念了4年书。后来进入社会谋生,在县城的一家商铺当了几年学徒。
但是,张治中并不甘心沦落社会底层,16岁那年拿着母亲借来的24块银元报考安庆陆军小学,虽然名落孙山但是有机会进入扬州警察教练所学习,三个月以后毕业,到安庆当了一名警察。
1911年,辛亥革命爆发,张治中参加反清起义。后来,先后进入陆军第二预备学校、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3期步兵科。在护法运动中脱颖而出,历任连长、营长、师参谋长、桂军军校参谋长。
1924年4月,张治中出任黄埔军校入伍生总队长,与政治部副主任周公一见如故。
中原大战后,张治中升任第5军军长。全面抗战爆发后,作为第9集团军总司令指挥了淞沪会战,战后出任湖南省主席,积极推动抗日救亡。1938年11月执行“焦土政策”发生重大失误,将2000年古城付之一炬、张治中作为第一责任人被撤职查办。
抗战胜利后,张治中出任新疆主席兼西北行营,在周公的运作下释放了关押的一百余人。
解放战争中,由于张治中较为清廉,而且倾向于和我军合作,而被视为国军中的一个“异类”。渡江战役前,作为“八大金刚”之一的张治中起义留在了北平,参与了筹建新中国。

1949年10月1日,在开国大典上,当主席宣告新中国成立时,他的身后第一排站着的就是朱德、刘、宋庆龄、李济深、张澜和高岗等六位副主席,第二排才是总理和那些开国元勋。
有幸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看开国大典的622人之中,还有4位特殊代表,他们之前曾是国军高官,如今都站到了人民一边。他们是前南京谈判首席代表张治中,长沙起义的湖南省主席程潜,北平和平起义的前“华北剿总司令”傅作义,以及邵力子。
1954年9月28日,新中国第一届国防委员会成立,15位副主席中,除了第二年评定的十大元帅,离开军队而放弃元帅军衔的邓公,还有4位原国军将领:程潜、张治中、傅作义和龙云。
其中程潜、张治中和傅作义连任三届副主席,堪比战功卓著的开国元帅。
【深耕战争史,弘扬正能量,欢迎投稿,私信必复】

免责声明: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站长,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,谢谢合作!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x
免责声明
1. 本论坛所提供的信息均来自网络,本网站只提供平台服务,所有账号发表的言论与本网站无关。
2. 其他单位或个人在使用、转载或引用本文时,必须事先获得该帖子作者和本人的同意。
3. 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,但并不代表本人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4. 如有侵权,请立即联系,本网站将及时删除相关内容。
懒得打字嘛,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【右侧内容,后台自定义】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